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城鎮化是解決城鄉差距的根本途徑,也是最大的內需所在。要堅持以人為核心,以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為著力點,發揮好城鎮化對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城鎮化難點問題。抓緊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對已在城鎮就業和居住但尚未落戶的外來人口,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取消居住證收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與市民化掛鉤機制,合理分擔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建立規范多元可持續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穩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和拓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加強資金和政策支持,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提升城鎮規劃建設水平。制定實施城市群規劃,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完善設市標準,實行特大鎮擴權增能試點,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規模,提升地級市、縣城和中心鎮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方便農民就近城鎮化。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加強城市供水供氣供電、公交和防洪防澇設施等建設。堅決治理污染、擁堵等城市病,讓出行更方便、環境更宜居。
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義
一是,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工業革命以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史表明,一國要成功實現現代化,在工業化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城鎮化發展。當今中國,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彼此相輔相成。工業化處于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重要基礎,是發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發優勢,為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鎮化是載體和平臺,承載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空間,帶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二是,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于城鎮化。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發展中國家60%的平均水平,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會使更多農民通過轉移就業提高收入,通過轉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從而使城鎮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也會帶來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巨大投資需求,這將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三是,城鎮化是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加快發展服務業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僅為46.1%,與發達國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遠,與中等收入國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較大差距。城鎮化與服務業發展密切相關,服務業是就業的最大容納器。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會擴大生活性服務需求;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三次產業的聯動、社會分工的細化,也會擴大生產性服務需求。城鎮化帶來的創新要素集聚和知識傳播擴散,有利于增強創新活力,驅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策
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理念。將城鎮化理念由以物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把“人”的發展作為城鎮化核心, “人”的發展才是城鎮化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推動農民工的“市民化”,為農民工提供與城鎮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這也是提高城鎮化水平的必然選擇。有序、分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用15-20年的時間解決好我國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為具備條件農民工提供與城鎮戶籍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務包”,避免出現新的二元結構;鼓勵和支持勞動人口和供養人口的空間彌合,并將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民工家屬拓展。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將城鎮化由加速推動向穩步推進轉變。城鎮化的速度與經濟增速緊密相連,“十二五”時期經濟增速有所降低,城鎮化速度也應有所降低;穩步推進城鎮化也是應對資金壓力、進行配套體制改革攻堅的必然要求。
第二,進一步完善城鎮化融資渠道和機制。進一步完善城市稅收制度,探索征收房產稅、環境稅等,為城市建設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逐步破解“土地財政”,從源頭上遏制城市政府“以地生財”、外延發展的行為。創新城鎮化融資機制。放寬市場投資的準入,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的新機制。進一步推進市政公共設施投入、運營體制改革,建立企業投入與政府投入相結合、市場運作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等方式,逐步降低財政負擔。探索發行地方政府城市建設債券,建立城市建設融資的“PPP”模式,籌集市政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資金。探索土地融資新模式,充分利用城鎮化過程土地資本化的紅利,解決進城農民和創業農民工的問題,推進農民代管保險制度以及科學的土地評估體系的建立,加強指導監督服務。
第三,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機制。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合理分擔公共成本,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成本共擔、協同推進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根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類,明確成本承擔主體和支出責任。合理確定各級政府職責,各級政府根據基本公共服務的事權劃分,承擔相應的財政支出責任,增強農業轉移人口落戶較多地區政府的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參與機制,推進農民工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社會,建設包容性城市。推進符合條件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逐步使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不僅要放開小城鎮落戶限制,也要放寬大中城市落戶條件。
【分校聯系方式】
南寧分校:0771-2094277 大學城分校:0771-3864543
桂林分校:0773-2899676 柳州分校:0772-2820748
玉林分校:0775-2294260 百色分校:0776-2517997、18277638099
河池分校:0778-2788680 來賓分校:0772—2804249
賀州分校:0774-5288860 梧州分校:0774-3833980、18078061518
貴港分校:0775-4551236 防城港分校:0770-2825180、18177002803
崇左分校:0771-7981688 欽州分校:0777-3898366、13877756331
北海分校:0779-2029270 宜州分校:18707887312
志公官網:http://www.0223715511.com
志公論壇:http://bbs.zgoog.cn
南寧分校:0771-2094277 大學城分校:0771-3864543
桂林分校:0773-2899676 柳州分校:0772-2820748
玉林分校:0775-2294260 百色分校:0776-2517997、18277638099
河池分校:0778-2788680 來賓分校:0772—2804249
賀州分校:0774-5288860 梧州分校:0774-3833980、18078061518
貴港分校:0775-4551236 防城港分校:0770-2825180、18177002803
崇左分校:0771-7981688 欽州分校:0777-3898366、13877756331
北海分校:0779-2029270 宜州分校:18707887312
志公官網:http://www.0223715511.com
志公論壇:http://bbs.zgoo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