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試熱點:農民“貸款難”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之一。全面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各地政府、司法等有關部門應做好配合,創新方式方法,將黨委、政府有關措施,有效推動農村金融改革落到實處。自2003年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以來,全國都組織開展了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多層次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均獲實效。但是,我國多地農村金融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三權”抵押法律效力模糊,農村信用環境不甚理想,部分地區依然是“貸款難”和“放貸難”并存,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工作多地遭遇障礙。多數地區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一是“三權”抵押政策制度體系仍不健全、缺乏明確的指導,二是部分金融機構存在著“房貸難”問題,三是農村金融改革的基礎性工作較為薄弱。
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是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是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課題。全面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必須發揮好政府作用,夯實有關基礎性工作。
第一,研制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確保有法可依。盡快出臺“三權”流轉和開展抵押的試點管理辦法和指導意見,明確抵押條件、抵押物的監管與處置程序,在縣域城鎮搭建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促進“三權”合法流轉,擴大有效擔保范圍。
第二,設“三農”融資擔保基金。有效整合中央對農村劃撥的財政補貼等資金,發揮應有的杠桿作用,助推金融機構對農村市場的持續有效投入。
第三,加強各部門的協作聯動,防止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志公官網:http://www.0223715511.com
志公論壇:http://bbs.zgoo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