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教師“終身學習”的具體要求不包括( )
A.拓寬知識視野 B.更新知識結構 C.用于探索創新 D.樂于廉潔從教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教師“終身學習”的具體要求有: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廉潔從教不屬于“終身學習”要求。因此答案是D。
60.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為目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剛參加的教育活動是( )
A.德育過程 B.美育過程
C.智育過程 D.心育過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德育過程的內容。以形成受教育一定思想品德為目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是德育過程。美育過程是教師根據美育目標和審美能力形成發展規律,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通過審美活動,形成學生審美觀,發展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智育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活動。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發展其個性的教育。因此答案是A。
二、多選題(共15道,每題2分)
61.編制教育心理學調查問卷應該注意( )
A.問卷題目不宜過多 B.問卷的編制應盡量生動有趣
C.在問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測題目 D.在正式施測之前進行信度效度分析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62.以下選項,屬于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的是( )
A.邏輯-數學智能 B.音樂智能C.成功智能 D.人際智能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心理的內容。加德納提出,人類至少存在八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他后來補充的自然觀察智能。成功智能不屬于加德納提出的智能,因此答案是ABD。
63.行為改變法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常見方法之一,它包括( )
A.項目核檢表法 B.代幣法
C.契約法 D.自我控制法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心理的內容。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消退法、處罰法、自我控制法等。核檢表法是奧斯本提出來的一種創造方法。即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創造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一個一個地核對、討論,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創造的設想;契約法是為達到矯正某個不良行為的目的,雙方達成一個協議,彼此遵守。A和C均不屬于行為改變法,因此答案是BD。
64.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有( )
A.教學目標是什么 B.選擇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C.選擇什么測驗手段 D.學生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心理的內容。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需要回答三個問題:①我們要到哪里去(教學目標是什么)?②怎樣才能到那里去(選擇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③怎樣知道是否已經到達了目的地(選擇什么測驗手段)?因此答案是ABC。
65.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個人因素表現在( )
A.教師的認知特性 B.教師的工作內容繁重
C.教師的個人因素 D.教師的感受力和領悟力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教師心理的內容。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教師個人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個人因素包括教師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質等。B項教師的工作任務屬于外部因素。因此答案是ACD。
66.在教育情境中,激發學生外在學習動機常用的描述有( )A.設置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 B.激發認知和好奇心
C.及時反饋學習成果 D.進行積極的評價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心理的內容。B項激發認知和好奇心是屬于激發內部的學習動機。因此答案是ACD。
67.創造性與智商存在一定的關系,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A.高智商者,創造性不一定低 B.高智商者,創造能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創造能力一定低 D.低創造力者,智商一定低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心理的內容。創造性與智商的關系基本表現為:①低智商者難以有高的創造力;②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創造力;③高創造力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④低創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因此答案是ABC。
68.培養學生抗誘惑力,教師可采取的措施有( )
A.滿足學生的需求 B.說理 C.榜樣的強化 D.善于引發和維持學生的心境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品德心理的內容。培養學生抗誘惑力關鍵是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方法有運用榜樣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創設情境,加強訓練;指導學生加強自我訓練等。學生的心理不夠穩定,會受到外界的不良誘惑或產生不正當的需要,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制力,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答案是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