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博士
片段閱讀是公考考試行測必考題型,屬于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中最重要的題型,閱讀理解材料主要采用片段形式出現,每段字數在250字,要求考生依據提問方式、文字材料等從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符合的選項作為答案。其中尤其是以主旨概括題和意圖推斷題為首。
片段閱讀解題關鍵是快、準、狠。在做片段閱讀時不要老是猶疑不決,糾結在一些無謂的想法中是最悲劇的事。所以在這個部分里,邱博士將傳授你主體一致法讓你快速成長,獲得你原來不敢想的分數。
一般說來,文段中的主體就是整個段落談論的主要話題與對象,主體主要有三個標志:
1、主體往往出現在整個文段的第一句話當中,但如果開頭是故事或是例子,則主體往往是在故事或是例子之后。
2、作為整個段落的主體一般是以名詞形式展現,在選項中可以以簡稱出現。
3、主體在整個文段當中會重復出現。由于是整個段落的主體,所以會在段落的不同位置多次重復出現,因此對于不斷出現的名詞要特別注意。當然有些文段的主體也只出現了一次,這要依據整個段落大意來決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段落的主體要與選項的主體一致,即文段談論的內容應該是正確選項的體現。據此可以通過主體對選項進行辨析與排除。
主體在段落的第一句話
【例1】(2013年國考)木版年畫曾是我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傳統年畫幾乎已無跡可尋。這些改變,不僅使年節少了許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畫的手工技藝面臨生存的危機。如果其不能應世而變,終將成為博物館里的標本。但從文化遺產的角度看,木版年畫又不應在商業過程中肆意改變,那么與社會適應又不失人文內涵就成了新的課題。
這段文字想要傳遞的信息是( )
A.年畫的傳統功能減弱但文化價值依然存在
B.傳統技藝如何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其生命力
C.木版年畫需要在保留傳統的同時進行創新
D.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木版年畫正逐漸衰退
【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主體為“木版年畫”,根據我們所掌握的主體,對選項進行分析排除可知,只有C選項的主體與材料一致,基本可以確定C是正確答案。當然,為了驗證這個猜測是否正確,我們可以通過段落分析,尋找關鍵詞句的方法進行驗證:整個文段以總-分-總結構來論述,第一句指出了木版年畫的背景及當前的問題,第二句指明了問題導致的影響:喪失年味、傳統技藝面臨生存危機;第三句以反面論證方式提出解決方案:要“應世而變”,但表示轉折“要變,但不能隨意改變”。這是一種典型的提出問題——分析影響——提出對策的結構,其中關鍵在于解決方案,從解決方案可知要對木版年畫進行創新但要保留其傳統文化內涵。分析所有選項可知只有C選項符合答案。
【例2】(2012國考)行業收入差異反映了行業壁壘的存在,其給予社會的直接影響是個人的價值可能是無用的。在市場經濟社會,最有價值的本是人才,一個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業都應該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但是在行業壁壘存在的現實中,個人的價值讓位于行業的價值,個人的價值由行業的價值體現,而不是由個人體現,當然此種情況下行業的發展也將受到制約。同時,由于進入行業的機制并不是自由競爭,行業收入差異還將讓人們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沒有能力但有關系進入高收入行業者,他們僅僅因為能夠進入而成為更有價值的人。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行業壁壘的存在體現了用人機制的不公
B.個人價值的高低不應該由行業價值評估
C.行業收入差異使人們對個人價值的評判發生扭曲
D.行業壁壘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門外
【解析】文段第一句指出本段將要談論的是“行業收入差異”,綜合分析選項可知只有C選項符合主體一致,據此可初步確定選C?,F在進行驗證:從整個文段來看這是一個并列結構:第一層說明的是行業收入差異會導致個人價值無用(扭曲價值);用“同時”表述第二層指出行業收入差異還將導致公平公正的缺失和缺位(評判出現問題)。從這里可知其關鍵在于說明行業收入差異的存在將會使得公眾對個人價值出現誤判,綜上可知應選C。
2
以故事或案例開場,
主體在故事或案例之后
并不是所有放在第一句的名詞都是主體,一定要依據整個段落是否圍繞某個名詞來確定其是否為主體。有一些文段由于是引用案例或故事開場,這個時間主體就不一定在開場的第一句話了,這種段落結構的主體往往是在故事或是案例之后,需要我們多加注意。
【例3】(2015年聯考)科學家最近成功破譯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茖W家的努力當然是可貴的,3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就開始了對白鰭豚的研究,其成果當然不止一張“全基因組圖譜”。但其對于保護這些可憐的物種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恐怕還不敢斷言,而且我們更多的是從白鰭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點。如果科學家的研究不能成為保護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們只能對著一個個浸泡在福爾馬林里的標本來談論它的習性,用基因圖譜來證明它們的存在,這不是科學的善意,而是人類的罪惡。
這段問文字意在強調()
A.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得以成功地破譯
B.白鰭豚全基因圖譜解開生命的密碼
C.科學研究應對保護物種負起應有的責任
D.應該反思人類活動對動物犯下的罪惡
【解析】文段開頭以“科學家最近成功破譯白鰭豚全基因組圖譜”作為一個故事切入,提出了作者的一個疑問:此類科學研究是否能夠保護好這些可憐的生物。隨后用一個反面論證提出作者的觀點:“如果科學家的研究不能成為保護這些生命的力量,將會是人類的罪惡。”據此可知本段要談論的主體應該是“科學研究”,據此可知本題答案為C。
【例4】(2015年國考)20世紀初普朗克、波爾等物理學家共同創造了量子力學,它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學的發展,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的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認識。借助量子力學,許多現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釋,新的、無法憑直覺想象出來的現象被預言,接著又被驗證。量子力學等理論的誕生,對于推動世界文明進步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這些耗時多年的基礎研究成果,其科學價值是無可估量的,絕不是用“有沒有用”這樣的簡單標準就能衡量的。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科學研究需要長期積累
B.量子力學對現代物理學意義重大
C.基礎研究不應急功近利
D.科學價值無法用量化指標來衡量
【解析】文段從“20世紀初普朗克、波爾等物理學家共同創造了量子力學”開場,隨后以量子力學重要作用和意義作為案例,說明基礎研究都需要“耗時多年”,其成果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不能簡單地以“有沒有用”來衡量。從此來看,文段的主體應該是“基礎研究”,據此可知應選C。
邱博士
各位親,現在你會了主體一致法嗎?下面讓我們來練習一下,看你掌握了沒有吧!
【練1】(2015年聯考)所謂“環境資源商品化”就是賦予自然以經濟價值,并將環境納入市場經濟體系中,將環境轉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樣也可以進行分析的產品。只要在經濟決策中賦予環境適當的價值,環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這種觀點認為,各種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正是由于資源環境沒有被視為“商品”,沒有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造成的。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自然和環境應被賦予經濟的價值
B.環境是當今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因素
C.環境資源商品化可以更好地對環境進行保護
D.生態問題的出現與資源環境未被視為“商品”有關
【練2】(2014年聯考)人類很早就知道城墻的防御效果,古往今來,不知上演過多少隔墻而戰的攻防戰役。蒙古人開始征戰世界時,善于野戰的游牧騎兵團對攻城束手無策。但蒙古人善于學習,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戰術,并將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來綜合使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固若金湯的城池都被摧毀了,歐洲當時那些較薄的城墻,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擊,特別是蒙古人開始使用多種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壞性。從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進,城墻的作用就逐漸從人類歷史中消失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蒙古兵團是怎樣征服歐洲的
B.城墻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戰中發揮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團是如何調整戰術的
【練3】(2013年聯考)數學方法是西方科學中極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方法。嚴謹和精確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嚴謹和精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數學方法帶來的。科學要求各種概念盡可能被定量且能以一定的精確性加以檢驗。定律和定理的精確性體現在它的數學表達上。實驗測定值與定律和定理的數學推定值二者的符合或接近,是定律和定理得以成立的主要依據,也是定律和定理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是:一門學科如果不能“數學化”,就算不得精確學科,或被認為是不成熟的學科。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數學化是衡量科研成果的標準
B.數學表達使定律和定理更精準
C.數學方法是使科學精準化的手段
D.數學的魅力在于嚴謹和精確
【練4】(2013年聯考)近幾年,中國的投資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保護加強,土地成本上升、環保成本上升、能源資源使用成本上升、優惠政策取消。外資企業需的要在更高的成本上與內地企業競爭,這是外資企業必須正視的事實與趨勢。但要素和能源成本的上升,伴隨的是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的提升,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取消優惠政策,不是對外資實行歧視政策,而是為了實行國民待遇,是為了擠出低效率企業,給市場公平競爭的機會。
由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A.中國的投資環境在朝良性發展的方向轉化
B.生產成本增加可以促使外資更加注重效率
C.取消外資優惠政策是對國內外企業負責任的舉措
D.外資企業應抓住近年市場規模擴大的發展好時機
參考答案
答案C,【解析】從整個段落的第一句對“環境資源商品化”進行了解釋,隨后說明這樣做的好處,最后用反面論證提出一種觀點,沒有實施環境資源商品化會出現環境問題。故可知其談論的主體應該是“環境資源商品化”,據此分析四個選項,只有C選項談論的主體符合條件,故選C。
答案B,【解析】從整個段落的第一句由“城墻”引出背景,隨后說明歷史時代發展城墻逐步退出舞臺,故可知其談論的主體應該是“城墻”,據此分析四個選項,只有B選項談論的主體符合條件,故選B。
答案C,【解析】從整個段落的第一句提出“數學方法”對于科學極為重要,可以使其更加嚴謹和精確,隨后解釋了為什么可以讓其嚴謹和精確,最后重申了一個觀點,不能“數學化”就不能算是科學。這是一個典型的總-分-總結構,綜上所述,可知其談論的主體應該是“數學方法”,據此分析四個選項,故選C。
答案A,【解析】從“近幾年”為時間狀語引出背景,一般說來背景之后的一句話往往出現主體,這段話的主體為“中國的投資環境”,先闡述了中國的投資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成本上升、優惠政策取消,隨后用并列結構的方式指出兩個變化都將帶來好的良性的發展,故選A。